请选择注册通道

若您是个人报名,
请立即前往注册。

若您是通过单位统一报名的,
请在这里完成账号的激活。

贵州桥梁检测团队 “上天入地”为桥梁“体检”

发布日期:2023-05-17 09:52:18 来源:转载

分散在贵州省各地的3500座桥梁,必须在当年国庆节之前完成所有定期检测外业工作,剩下的时间只有100多天。如今,回想起20226月开始的这项艰巨任务,贵州高速集团黔通安达公司桥隧部的桥检工程师们仍历历在目。

图片1.png

“我们没有固定的住处,桥梁在哪里,‘家’就在哪里。”桥检团队组负责人沈兆坤说。

“我们真是按秒来利用时间!”检测组组长李典豪说。

“桥上检测险象环生,桥中和桥底的巡检也是意外不断。”检测员高鑫说。

“把精力集中到每一个接头,每一个螺母,严格地按照计划仔细观察、严谨检查、翔实记录,百分百的责任,是我们战胜恐惧的’最大法宝’。”这是桥梁隧道部全体员工的共同感受。

图片2.png

世界桥梁看中国,中国桥梁看贵州。贵州高桥不仅数量多,桥梁类型也颇为丰富,贵州“桥梁博物馆”的美誉由此而来。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,是向桥检工程师们提出的巨大挑战,为3500座桥梁做“体检”,工程师们不仅要有“上天入地”的功夫,还需动用行业内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来夯实保障检测的科学与精准。

2022年的夏天,贵州遭遇了数十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天气,在暴晒后的桥体上长时间连续工作,常常体感温度甚至高达60余度。在此条件之下,桥检工程师们的生活是这样的。

领到任务后,用了不到10天时间做完前期准备工作,桥检工程师们便与家人作别,踏上野外作业的征途。清晨,天刚蒙蒙亮,桥检工程师们便早早起身洗漱,尽快抵达检测现场,安全交底、任务分工、设备调试,一切就绪后迅速展开当天工作。忙碌持续到烈日当空之时,他们才停下手里的活儿,用干粮和水充饥。囫囵吞完简单的午饭,他们又马不停蹄地继续开工,一刻也不敢耽误。夜幕降临,赶回驻地的桥检工程师们仍未休息,又投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中,这才算为一天的工作画上句号。

图片3.png

攀爬桥体最高处对各种构件逐一查看,是桥检工程师们的常态工作,他们称之为“上天”办公。在北盘江大桥、坝陵河大桥这样的世界级高桥上,他们还要穿行在离地数百米高的桥塔顶、悬索上仔细巡查,脚下就是万丈深渊。

不仅“上天”,还要“入地”。在高温炙烤和过往车辆带来的噪声与气浪中,桥检工程师们仍要钻进桥箱、梁箱逐一查看。桥墩根部的安全检查更让人苦不堪言,游入溪流河水、扒开堆砌杂物、钻进荆棘丛林是常事,还要面对蛇虫鼠蚁的侵扰,荆草割脸、倒刺划伤更是家常便饭……“每年一次的外检作业,穿坏几套衣服,正好可以换身新行头,每年都有新气象。”检测员常旭总用调侃把经历的辛苦轻松带过。

图片4.png

桥检工作不止苦与累,还要运用行业内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来夯实保障检测的科学与精准。专业级M300无人机提供多角度固定位置的影像资料,对桥梁各部位进行精细化排查;多功能爬索机器人可为特殊结构桥梁更加全面、细致地检测表观缺陷;检测数据实时传送云端,探索检测报告智慧生成,研发公路桥梁智慧养护科学决策系统等,让桥梁检测工作更加智能与高效……

“贵州的桥梁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桥梁形态。这是贵州桥梁的志气,更是’世界桥梁看中国’的底气”。黔通技术公司党支部书记、执行董事刘万军说。每一年,这支队伍都用过硬的本领、先进的技术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,默默守护着贵州的“高速平原”,让疾驰而过的车辆安全、安心。